新能源紅利集中釋放,這條萬億級賽道你看準了嗎?

2022-03-24

智慧城市網整理
點擊量:5899
新能源紅利集中釋放,這條萬億級賽道你看準了嗎?
【
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最近,隨著《“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等多個重磅規劃發布,光伏、儲能、氫能等新能源產業迎來重大機遇,前景可期。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戰略地位凸顯,儲能作為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也迎來了快速發展。近日,隨著《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氫能頂層設計正式問世,氫能產業異軍突起,成為沖出新能源賽道的又一匹“黑馬”。
《規劃》明確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同時也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規劃》發布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全方位對《規劃》進行了解讀,進一步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強調了氫能的戰略地位、作用與發展方向。
“頂層設計”出爐,氫能產業或迎萬億級賽道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氫能被列為前瞻謀劃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鑒于氫能的特點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許多國家把氫能發展上升到國家能源戰略的高度來布署。據《全球氫能觀察2021》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發布氫能路線圖,許多經濟體已將發展氫能產業上升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
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氫國,我國氫能產業正在迅速發展,許多省(市)也制訂相關產業規劃,大力推進氫能發展,廣東、重慶、浙江、河南均出臺了氫燃料汽車細分領域專項政策,其他大多數省份也將氫能相關發展規劃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或整體能源發展等規劃中。
《規劃》的出臺明確了氫能的重要戰略地位,以及氫能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終端意義,有望帶動氫能產業體系的全面升級。此前,中國氫能聯盟曾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如今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這一重要藍圖即將明晰,疊加產業市場廣闊,我國氫能行業又將迎來新一輪催化劑。
政策紅利釋放,產業鏈哪些環節有望受益?
2019年兩會期間氫能及燃料電池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2021年氫能被正式寫入“十四五”規劃中,中央政府及地方地方各級政府推廣氫能的政策密集出臺,補貼力度進一 步加大。截至2021年底,全國范圍內省及直轄市級的氫能產業規劃超過10個,地級市及區縣級的氫能專項規劃超過30個。預期在未來,氫能在我國將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梳理氫能全產業鏈,上游部分主要包括制氫、儲運、加氫。其中,加氫環節,加氫站是重要基礎設施。我國目標到2025年,建成至少1000座加氫站,2020-2025年復合增速53%。在加氫站成本構成中,設備投資額占比高達45%。東吳證券指出,設備本土化是最重要的降本手段,核心設備廠商有望受益。
中游部分,氫燃料電池及系統占據主導。燃料電池系統和儲氫系統占據整車成本的65%,遠高于電動汽車的鋰電池成本占比。
下游部分,氫燃料電池汽車則成為終端應用發展的突破口。如今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國補政策全面落地, “3+2”的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格局也已正式形成。值得一提的是,3月18日,工信部發布《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全面推進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多項關鍵系統部件標準研究。
《規劃》的出臺,從國家層面表達了支持氫能產業長期發展的決心。首先特別強調了綠氫的重要作用;其次,除了運輸行業之外,還提出了氫能在其他工業的一些替代應用;最后,再次強調了氫氣作為能源屬性的特點,意味著未來在氫能管理方面或將有新的標準體系與管理程序。
結語:自2021年以來,與氫能相關的支持政策頻繁出臺,行業有望在政策催化下迎來高景氣,前景看好。光伏、儲能、氫能,你更看好哪一條新能源賽道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哦!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