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人臉已不僅僅只起到顏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成為識別開門的通行證,無法盜刷,嚴禁復制,不被惡意利用,開門更便捷,門禁更安全。
近日,立林保障性住房系統入駐無錫宜興,率先在尚福公寓公租房建成了集智能采集、智能預警、智能防范等于一體的智慧平安社區,并登上了宜興知名社區門戶網站——陶都網新聞。
尚福公寓公租房作為試點 率先實現人臉識別進出
保障性住房尤其公租房小區一直面臨入住人員復雜、違規轉租轉借、社會治安較差、租金收取難度大等難題,其中違規轉租、轉借等問題尤為突出。這些違規行為具有較強隱蔽性,調查取證較難,一直屢禁不止。
尚福公寓公租房小區共有7棟小高層、814套房,出租對象為各類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其中廉租、公租房每月每平方米租金加物業費分別為4元和6元。因其租金遠遠低于周邊商品房租金,個別配租的居民便將公共租賃住房轉租、轉借給他人謀利。2018年經多方查證,宜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尚福公寓共查出并清退違規轉借、轉租者20多戶。
據了解,尚福公寓公租房小區是宜興市政府投資的最大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首先選擇這個小區作為試點,在全市范圍內率先上線安裝立林社會保障性住房系統系統,正式進入“刷臉”出入小區的智能化規范、便捷服務時代;希望借助立林保障性住房系統,能有效解決公租房保障前后期管理重、難點工作,一站式滿足保障房管理的政府、物業、業主等各方需求。
立林系統試點成功 將在宜興市保障性住房全面推廣
尚福公寓公租房樓下,一臺臺立林智能門禁產品保護著居民安全,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操作體驗。居民只需面對門禁機,識別驗證成功后大門就能自動打開;非入住居民則無法打開,需在門衛室進行身份登記后才能進入。
立林保障性住房系統由人臉識別監控攝像頭、智能集成終端和無線傳輸設備等構成,融合了物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后臺接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的信息數據平臺。安裝該系統后,租戶需接受人臉圖像采集,并刷身份證;隨后,人臉識別系統將對現場圖像和身份證頭像做分析配對,將租戶的面部特征存入實名數據庫。
宜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表示,待尚福公寓公租房小區試點成功后,將考慮在全市保障性住房小區推廣該系統。
確保保障房姓“公” 把資源分配給真正需要的群眾
維護保障房分配公平,是保障房管理的生命線。立林保障性住房系統采用最新的軟硬件加上專業的實施,通過以人臉識別功能為核心的創新技術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原有傳統門禁方式的升級,以生物識別方式代替傳統的密碼、刷卡等方式,大大提升門禁的安全等級。
同時,利用人臉識別的唯一性特點,系統可有效限制公租房住戶以外的其他人員進出小區,不僅為住戶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而且從技術上實現了對轉租、轉借等違規使用公租房行為的管控。
人證比對
通過人證比對的驗證方式,對注冊登記人員身份進行核驗,確保到社區注冊登記入住的人員是申請者本人或家屬。采集信息可對接保障性住房管理單位,實現數據共享。
智能檢測房屋空置、轉租、轉借
基于人臉識別出入記錄,系統進行智能判斷,定期在社區保障房管理平臺上發布預警信息,管理人員可依據預警信息上門排查,查明情況,且同步到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房屋催繳
根據住戶的繳費情況,管理人員可通過社區保障房管理平臺發布繳費通知,靈活設置提醒時間及次數,還能選擇發布到門口主機。
智能統計分析
系統可快速統計各種數據,包括房屋數量、房屋狀態、住戶類別、住戶信息采集情況、門禁數據等。
敏感人員識別
系統能夠從第三方(如公安平臺)獲取敏感人員資料。當敏感人員出入社區時,人臉攝像機會自動抓拍、識別,并向社區保障房管理平臺報警,同時自動向第三方推送信息。
立林社會保障性住房系統 三大優勢滿足各方需求
政府:數據在手,監管無憂
與保障性住房管理單位、公安局等政府部門對接,可記錄人員、車輛、房屋巡查記錄,對各類人員進行監控,實時監控房屋狀態,空置、轉租預警,有效解決監控難題。
物業:降本增效,安全保障
簡化入住、退房登記流程,在線發布通知,智能催繳各種費用,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物管工作效率。
人臉采集、指紋采集、身份證信息核驗登記,敏感人員與黑名單人員監測識別報警,非法行為抓拍取證,提高社區安全性,降低安防風險。
住戶:住得其所,安居樂業
移動終端在線繳費(房租、水電費),人臉識別開門方式讓出入社區更加安全,社區服務與管理更加便捷,提升住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