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再次聚焦網絡安全 當下有何破局之法?

2018-03-06

中國安防展覽網
點擊量:14173
兩會再次聚焦網絡安全 當下有何破局之法?
【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隨著今年“兩會”的臨近,各方關于兩會的熱烈討論也不斷展開。今年與“互聯網+”相關的提案仍將備受關注,和往年相比,今年兩會涌現了更多互聯網大佬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九位大佬出現在今年兩會上。

兩會再次聚焦網絡安全 當下有何破局之法?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當前,網絡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給國家安全、公眾及個人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今年全國“兩會”上中新人周鴻祎提出兩項關于網絡安全的提案,引發廣泛討論。
網絡安全岌岌可危
智能攝像頭上做手腳,監控變直播;APP上留“后門”,個人信息就輕易被盜取、販賣;“掃一掃”中藏危險,二維碼或成詐騙新手段;網絡病毒蔓延,勒索不斷。網絡違法違規行為不斷翻新變身,給人們生活帶來困擾。
目前我國網絡安全漏洞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對漏洞不重視、修復不及時現象。同時,我國還缺少具體的漏洞修復管理細則和處罰機制,360集團在2017年新發現的網絡安全漏洞就超8萬個。
面對如此嚴峻的網絡安全問題,當下都有怎樣的破解維護之法呢?
人工智能提供新選擇
為了打擊網絡安全犯罪,遏制黑客攻擊、破壞事件,加強網絡管理、健全監管體制是必要步驟,而近年來加速興起的人工智能技術也為維護網絡安全提供了新的選擇。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高在網絡安全應用中的分析效率是顯而易見的。面對聯網連接設備數量的持續增加以及大量的信息安全隱患,人工智能在幾分鐘之內便可分析幾百萬條數據。
云監控有效監測
隨著萬物互聯的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安全威脅及數據泄露問題已經成為用戶最頭疼的問題,云監控解決方案針對傳統安防方案的弊端,提供更強的安全功能及分析功能,有助于用戶有效檢測漏洞及預防攻擊,這些有時候進一步推動了用戶對于云監控方案的需求。
大數據開啟主動防御
當下“老三樣”封堵查殺的被動防御已經過時,網絡安全防護必須采取主動免疫防護的措施,形成防攻矛盾的統一體。大數據是一個有密碼保護的可信計算環境,要有可信邊界及安全可信的保護,更要有管理中心進行安全管理。可信計算是指計算運算的同時進行安全防護,使計算全程可測可控,不被干擾,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只講求計算效率,而不講安全防護的片面計算模式。只有構筑這樣的安全管理體系,才能應對各種漏洞。
云存儲打造病毒禁區
對于網絡電腦病毒感染的文件來說,隔離地的安全性是首先應當被考慮的因素。安全隔離區可以是一個介質,或者是一個設備系統。近兩年市面上出現NAS存儲系統,它所具有的跨平臺、安裝及擴充簡便、易于管理維護和安全等特點,目前已大量用作網絡中的文件服務器的替代品。同時,網絡存儲服務器NAS的安全性和對病毒具有免疫力的特性,也逐漸被用戶所重視,因此現在網絡存儲服務器NAS也開始被用來作為數據近線備份的設備。
結語:網絡安全是需要長遠考慮的問題,也是需要不斷加強完善的問題。安全做好了,互聯網在人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益處才會更多、更大。筑造網絡安全墻,科技正在行動。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