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如何養老已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口老齡化趨勢已經不可逆轉,預計2020年老齡化人口將達到2.5億,機構養老模式等有望快速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市場巨大,可以長期重點關注。

2017政策紅利支持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向陽而生(圖片來源于百度)
中國正處于老齡化加速階段,養老事業所帶動的養老產業成為符合國家戰略、需求旺盛等新一輪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未來兩年或進入養老事業的快速建設期。完整的養老產業涵蓋養老住宅、醫療護理、日常消費、文化娛樂、養老金融六大板塊。
2017是個開始 更多細則陸續出臺
十八大以來,養老保險核心政策密集出臺,彰顯了最高層改善民生的決心。預計改革趨勢在十九大期間不僅延續,還將加快步伐。在供給側改革和經濟“L”型筑底雙期疊加的局面下,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穩定將是未來幾年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大刀闊斧的頂層設計和周密嚴謹的細則實施缺一不可。因此,改革措施從提出到真正落地實施并非一蹴而就。2017年國家針對智慧健康養老,政策陸續出臺。工信部副司長強調,要推動智慧健康養老,利用信息技術革新傳統養老方式。智慧健康養老融合應用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促進現有醫療、健康、養老資源優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滿足家庭和個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的通知》,明確將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并提出了“三個支持”:支持建設一批示范企業,包括能夠提供成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服務、系統平臺或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支持建設一批示范街道(鄉鎮),包括應用多類智慧健康養老產品,為轄區內居民提供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的街道或鄉鎮;支持建設一批示范基地,包括推廣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和示范帶動作用的地級或縣級行政區。
政策紅利讓老有所依真正落到實處
近年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進入到了政策紅利期,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推動著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和應用推廣。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降低準入門檻,精簡行政審批環節,生產為老年人服務的智能科技產品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按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隨著老齡化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養老之痛”亟須破解,根據民政部近日發布的《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占總人口的10.8%。與此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正面臨著傳統家庭支持功能弱化、長期護理服務缺乏系統規劃、完全失能老年人規模巨大與區域分布不均衡并存、社會養老服務的體制性障礙問題突出等問題。在互聯網、物聯網的技術環境下,隨著智慧養老、遠距醫療、遠程照料等新型服務形態的出現,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科技老齡產品將出現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
科技創新力量 讓養老產業也趕個時髦
如今,智慧養老還處在起步和發展階段,技術水平尚不夠成熟,但智慧養老、社區居家養老和整合性養老服務的融合趨勢和未來的技術主導方向已經顯現。我國養老服務面臨著新的形勢、機遇和路徑,要集中力量加快重點領域的科研突破,尤其是基于街道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老年人電子產品、電動交通工具等產品的供給日趨豐富,不少企業也推出了老年人專款手機,而且通過添加緊急呼叫、助聽等功能,使老年人手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了老年人照護中。
延伸:學習經驗 看發達國家如何推進智慧養老
德國:社區養老成主流
德國是較早進入“銀發”時代的國家,放眼全球,其人口老齡化程度僅次于日本。養老保險事業發源于德國,1889 年,德國就通過《帝國勞工障礙與老年保險法》,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老年年金制度。目前在德國,社區養老方式正成為主流。為解決護理人員的不足問題,德國政府實施了“儲存時間”制:公民年滿18歲后,要利用公休日或節假日到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復中心義務勞動,參加老年看護的義務工作時長可以累計,換取年老后他人為自己服務的時間。
美國:“以房養老”
美國是“以房養老”模式的鼻祖,許多美國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購買了房子,并將部分出租給年輕人,以房租來補充養老資金的不足。除此之外,美國政府和一些金融機構推出了“以房養老”反向抵押貸款,專門針對62歲以上、擁有自己的住房、房貸基本付清的老年人。美國政府提供保險,允許老年人超過信用額度限制,根據自己的需要借錢,并且一直居住在自己的房屋。老人去世后,貸款銀行將收回本金和利息,若法定繼承人無意贖回房屋,銀行會將房屋出售。如果所售金額不足以償還本息,聯邦政府將支付所余欠款。
日本:由“老有所養”到“老有所為”
日本被稱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最成熟的國家,也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預計2025年老齡化率將達到30%。日本政府一直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設置了健全的法制來保障老年人的權益。由于勞動力不足,日本政府還鼓勵老人“再就業”或“發揮余熱”,“高齡雇傭保險法”特別加強了對大量雇傭高齡者的企業進行獎勵的制度,對工資低于60歲退休時工資的高齡受雇者給予一定的補助。
結語:養老問題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至關重要,而中國在全球人口老齡化風險最嚴重的國家中排名第五,中國養老事業任重而道遠。“老有所依”不能總是一句空飄的口號,落到實處,才是真!那些電視中上演的“空巢老人”、棄養老人的現象不是藝術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狗血殘忍的劇情真實存在著。智慧養老問題迫在眉睫,好在當下國家政策紅利不斷,支持著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智慧養老這是一個朝陽產業,未來也將繼續向陽發展,真正讓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