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_99精品视频在线_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_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 入會咨詢:027-87324910    投訴反饋:13886711155
文章
當前位置 :首頁 > 通知·新聞 > 行業新聞
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
2022-06-30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點擊量:2796
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重點工業行業能效全面提升,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能效明顯提升,綠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顯著提高,節能提效工藝技術裝備廣泛應用,標準、服務和監管體系逐步完善,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重點產品能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盡其用、效率至上成為市場主體和公眾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節能提效進一步成為綠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減碳的首要舉措。
 
關于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
工信部聯節〔2022〕7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生態環境廳(局)、國資委、市場監管局(廳、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有關行業協會,有關中央企業:
 
  現將《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生態環境部
  國務院國資委
  市場監管總局
  2022年6月23日
 
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
 
  推進工業能效提升,是產業提質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降低工業領域碳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促進工業經濟增長的有效舉措。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工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節能優先方針,把節能提效作為最直接、最有效、最經濟的降碳舉措,統籌推進能效技術變革和能效管理革新,統籌提高能效監管能力和能效服務水平,統籌提升重點用能工藝設備產品效率和全鏈條綜合能效,穩妥有序推動工業節能從局部單體節能向全流程系統節能轉變,積極推進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綠色化,為實現工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能效基礎。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重點工業行業能效全面提升,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能效明顯提升,綠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顯著提高,節能提效工藝技術裝備廣泛應用,標準、服務和監管體系逐步完善,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重點產品能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盡其用、效率至上成為市場主體和公眾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節能提效進一步成為綠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減碳的首要舉措。
 
  二、大力提升重點行業領域能效
 
  聚焦重點用能行業和用能領域,分業施策,分類推進,加快技術推廣,強化對標達標,系統提升能效水平。
 
  (一)推進重點行業節能提效改造升級。深入挖掘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節能潛力,有序推進技術工藝升級,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實現行業能效穩步提升。針對機械、造紙、紡織、電子等行業主要用能環節和設備,推廣一批關鍵共性節能提效技術裝備,加快提升行業能效。鼓勵企業加強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公輔設施改造等。
 
  專欄1  重點行業節能提效改造升級重點方向
 
  鋼鐵行業:通過產能置換有序發展短流程電爐煉鋼,提高廢鋼使用量,加快燒結煙氣內循環、高爐爐頂均壓煤氣回收、鐵水一罐到底、薄帶鑄軋、鑄坯熱裝熱送、副產煤氣高參數機組發電、余熱余壓梯級綜合利用、智能化能源管控等技術推廣。
 
  石化化工行業:加強高效精餾系統產業化應用,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新一代離子膜電解槽、重劣質渣油低碳深加工、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高效換熱器、中低品位余熱余壓利用等推廣。
 
  有色金屬行業:加強鋁用高質量陽極、銅锍連續吹煉、大直徑豎罐雙蓄熱底出渣煉鎂、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等應用,加快多孔介質燃燒、短流程冶煉等推廣。
 
  建材行業:加強全氧、富氧、電熔等工業窯爐節能降耗技術應用,實施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生產線節能技術綜合改造,推廣水泥高效篦冷機、高效節能粉磨、低阻高效旋風預熱器、浮法玻璃一窯多線、陶瓷干法制粉等,積極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
 
  機械行業:加強先進鑄造、鍛壓、焊接與熱處理等基礎制造工藝與新技術融合發展,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加快一體化壓鑄成形、無模鑄造、超高強鋼熱成形、精密冷鍛、異質材料焊接、輕質高強合金輕量化、激光熱處理等先進近凈成形工藝技術產業化應用。
 
  造紙行業: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推廣熱電聯產,推進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加快建設木漿、非木漿等植物纖維原料制漿生產線,推廣低能耗蒸煮、氧脫木素、寬壓區壓榨、污泥余熱干燥等技術裝備及高效節能通用用能設備。
 
  紡織行業:發展化學纖維智能化高效柔性制備技術,推廣低能耗印染裝備,應用低溫印染、小浴比染色、針織物連續印染等先進工藝。
 
  電子行業:強化行業集聚,加快諧波治理及無功補償技術改造單晶爐、多晶硅閉環制造、先進拉晶、節能光纖預制及拉絲等研發應用。
 
  (二)推進重點領域能效提升綠色升級。持續開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發布名單及典型案例,加強綠色設計、運維和能源計量審查。引導數據中心擴大綠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動老舊數據中心實施系統節能改造。支持制造企業加強綠色設計,提高網絡設備等信息處理設備能效。推動低功耗芯片等產品和技術在移動通信網絡中的應用,推動電源、空調等配套設施綠色化改造。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指數據中心總耗電量與信息設備耗電量的比值)優于1.3。
 
  專欄2  重點領域能效提升綠色升級重點方向
 
  數據中心:加快液冷、自然冷源等制冷節能技術應用,鼓勵采用分布式供電、模塊化機房及虛擬化、云化IT資源、高溫型IT設備等高效系統和設備,推廣高壓直流供電、集成式電力模塊等技術,發展智能化能源管控系統。鼓勵數據中心在保證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優化減配冗余基礎設施,自建余熱回收設施。
 
  通信基站:推進硬件節能技術應用,采用高制程芯片、利用氮化鎵功放等提升設備整體能效。逐步引入液體冷卻、自然冷源等新型散熱技術。加強智能符號靜默、通道靜默等軟件節能技術應用。推廣室外小型智能化電源系統在基站的應用。結合市電情況優化備電蓄電池配置。
 
  通信機房:加快推廣機房冷熱通道隔離、微模塊、整機柜服務器、余熱回收利用等技術。在滿足業務安全需求下,推廣不同供電保障等級的節能技術方案。推廣機房機柜一體化集成技術,以及新風、熱交換和熱管技術等自然冷源利用技術。積極開展機房能效實時監測管理。
 
  (三)推進跨產業跨領域耦合提效協同升級。鼓勵鋼化聯產、煉化集成、煤化電熱一體化和多聯產發展,推動不同行業間融合創新,實現協同節能提效。利用鋼鐵、焦化企業副產煤氣生產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推動煉化、煤化工企業構建首尾相連、互為供需和生產裝置互聯互通的產業鏈。推動工業固體廢物高值高效資源化利用,以高爐礦渣、粉煤灰等為主要原料的超細粉替代水泥混合材,減少水泥、水泥熟料消耗量。推動利用工業余熱供暖,促進產城高效融合。
 
  三、持續提升用能設備系統能效
 
  圍繞電機、變壓器、鍋爐等通用用能設備,持續開展能效提升專項行動,加大高效用能設備應用力度,開展存量用能設備節能改造。
 
  (四)實施電機能效提升行動。鼓勵電機生產企業開展性能優化、鐵芯高效化、機殼輕量化等系統化創新設計,優化電機控制算法與控制性能,加快高性能電磁線、稀土永磁、高磁感低損耗冷軋硅鋼片等關鍵材料創新升級。推行電機節能認證,推進電機高效再制造。推動使用企業開展設備能效水平和運行維護情況評估,科學細分負載特性及不同工況,加快電機更新升級。2025年新增高效節能電機占比達到70%以上。
 
  (五)實施變壓器能效提升行動。引導變壓器關鍵材料生產、零部件供應、整機制造企業協同開展綠色設計,加強立體卷鐵芯等結構設計與加工工藝技術創新。針對可再生能源電站、軌道交通、數據中心、船用岸電、電動汽車充電等新興應用場景,推廣應用高效節能變壓器。鼓勵電網企業、工業企業開展在網運行變壓器全面普查,制定能效提升計劃并組織實施。2025年新增高效節能變壓器占比達到80%以上。
 
  (六)實施鍋爐能效提升行動。推動開展鍋爐系統能效在線監控、在線診斷、協同優化、主輔機匹配調控等技術改造。加快推進鍋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效節能鍋爐產業化。鼓勵生產企業提供高效節能鍋爐及配套降碳、環保等設施的設計、生產、安裝、運行等一體化服務。
 
  (七)實施用能系統能效提升行動。開展重點用能設備系統匹配性節能改造和運行控制優化。加快應用高效離心式風機、低速大轉矩直驅、高速直驅、伺服驅動等技術,提高風機、泵、壓縮機等電機系統效率和質量。推動高效節能爐排、配套輔機、熱網泵閥、儲熱器、能量計量系統等高效鍋爐配套系統規模化應用。加強能效標識符合性審查,禁止企業生產、銷售不符合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的用能設備及其系統。
 
  四、統籌提升企業園區綜合能效
 
  推動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加強全鏈條、全維度、全過程用能管理,協同推進大中小企業節能提效,系統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綜合能效水平。
 
  (八)強化工業能效標桿引領。全面開展對標達標,在重點用能行業遴選發布能效“領跑者”企業名單及其能效指標,通過樹立標桿、宣傳推廣、政策激勵,引導行業企業趕超能效“領跑者”。以重點行業國際先進水平、能效標桿水平為起點,合理設定更高的能效指標,引導領軍型、創新型骨干企業全面采用先進前沿工藝技術裝備,探索打造超級能效工廠,樹立國際領先的能效標桿。到2025年,在重點用能行業遴選100家能效“領跑者”企業,探索創建10家超級能效工廠。
 
  (九)強化工業企業能效管理。推動重點用能企業制定實施節能計劃,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設立專職能源管理崗位等。落實能源消費統計和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定期開展能源審計、節能診斷和能效對標達標,鼓勵企業按照自愿原則發布能源利用狀況年度報告。組織開展能源計量審查,督促企業完善能源計量體系,按要求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定期開展器具檢定校準等。
 
  (十)強化大型企業能效引領作用。支持大型企業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推進節能提效工藝革新和數字化、綠色化轉型。鼓勵通過項目合作、產業共建、搭建聯盟等市場化方式,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能效管理,引導能效提升。鼓勵大型企業帶頭執行企業綠色采購指南,強化采購中的能效約束。鼓勵簽訂節能自愿協議,實施供應鏈能效提升倡議,開展節能自愿聲明和自我承諾等。
 
  (十一)強化中小企業能效服務能力。引導中小企業應用節能提效技術工藝裝備,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對標創建綠色工廠。分行業領域推動完善中小企業能效合作服務機制,面向中小企業開展各類節能服務,宣傳推廣節能提效改造案例。鼓勵中小企業專注主業、深耕細作、強化創新,在節能提效技術裝備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十二)強化工業園區用能管理。引導石化化工、紡織、陶瓷等行業生產企業向園區轉移,形成產業規模效應,共建共享能源等基礎設施。在工業園區因地制宜推廣集中供熱供氣、能源供應中樞等新業態,充分釋放電廠、工業余熱等供熱能力,發展長輸供熱項目,有序替代管網覆蓋范圍內燃煤鍋爐。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開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企業和園區創建,優化電力資源配置。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內部應用新能源車輛和封閉式管道進行運輸。
 
  五、有序推進工業用能低碳轉型
 
  加強用能供需雙向互動,統籌用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種,積極構建電、熱、冷、氣等多能高效互補的工業用能結構。
 
  (十三)加快推進煤炭利用高效化、清潔化。有序推動煤炭減量替代,推進煤炭向清潔燃料、優質原料和高質材料轉變。加快應用煤炭清潔高效燃燒、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按照“以氣定改”原則有序推進工業燃煤天然氣替代。引導企業有序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改造,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落后工藝。
 
  (十四)加快推進工業用能多元化、綠色化。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高效熱泵、余熱余壓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鼓勵通過電力市場購買綠色電力,就近大規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動智能光伏創新升級和行業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
 
  (十五)加快推進終端用能電氣化、低碳化。在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及其他行業加熱、烘干、蒸汽供應等環節,推廣電爐鋼、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高溫熱泵、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替代工藝技術裝備,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穩妥有序對工業生產過程中低溫熱源進行電氣化改造。鼓勵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滿足電能替代項目的用電需求。到2025年,電能占工業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左右。
 
  六、積極推動數字能效提檔升級
 
  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工業能效提升的賦能作用,推動構建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確執行的能源管控體系,加速生產方式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十六)提高數字化節能提效技術水平。推動5G、云計算、邊緣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節能提效領域的研發應用,積極構建面向能效管理的數字孿生系統。發揮5G應用產業方陣、“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等平臺作用,深入挖掘5G賦能工業領域節能提效的典型案例和場景并加以推廣。推動企業深化能源管控系統建設,通過能量流、物質流等信息采集監控、智能分析和精細管理,實現以能效為約束的多目標運行決策優化等。鼓勵企業基于能源管控系統探索實施數字化碳管理,協同推進用能數據與碳排放數據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十七)提高能效管理公共服務能力。結合行業、企業能效提升實際需求,加大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解決方案供給力度。鼓勵地方發揮好現有能效管理與服務平臺作用,面向工業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提供用能數據采集、跟蹤與核算等服務。發揮好現有能效數據認證平臺作用,提供數據認證、可信交互、能效標識認定及核驗服務,有效提升能效數據的應用價值。
 
  (十八)提高“工業互聯網+能效管理”創新能力。面向重點行業領域探索“工業互聯網+能效管理”典型應用場景,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的測試認證,逐步完善重點行業數字能效提升全景圖,打造解決方案資源庫。推動重點用能設備、工序等數字化改造和上云用云。推廣以工業互聯網為載體、以能效管理為對象的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融合創新模式。
 
  專欄3  數字能效提檔升級重點方向
 
  “工業互聯網+能效管理”解決方案:面向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推動企業實施管網運行和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優化、能源管理可視化和在線優化等,圍繞工藝優化、過程管控、質量提升、運維服務、產業鏈協同等環節,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能效提升”解決方案,形成典型案例,推廣先進經驗和實施路徑。
 
  “工業互聯網+能效管理”集成創新應用:高質量推進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推進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電子等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為行業流程再造、跨行業產業耦合、跨區域協同、跨領域配給等節能提效與綠色低碳發展需求提供數據支撐,深化標識在各環節的應用創新,打造一批典型應用標桿,推動企業、園區利用工業互聯網實現節能提效與綠色轉型。
 
  七、持續夯實節能提效產業基礎
 
  著力提升節能技術裝備產品供給水平,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積極構建綠色增長新引擎,培育制造業綠色競爭新優勢。
 
  (十九)加大節能技術遴選推廣力度。以應用為導向,遴選發布國家工業和通信業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推薦目錄以及典型應用案例,加快推廣節能提效新技術裝備。鼓勵地方、行業協會、研究機構以及重點企業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節能服務進企業”活動,實施技術交流、業務培訓、標準宣貫和供需對接等。鼓勵地方和行業積極探索革新性節能提效技術的精準識別、快速推廣新機制。
 
  (二十)加大節能裝備產品供給力度。聚焦高效電機、高效變壓器、余熱余壓余氣利用設備等高效節能裝備,打造一批節能裝備生產基地,提高節能裝備供給能力和質量。大力發展高效光伏、大型風電、智能電網和高效儲能等新能源裝備。鼓勵電商平臺搭建節能產品供需對接平臺,推廣新能源汽車、高效節能家用電器、高效照明產品及系統、綠色建筑材料等。加快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完善綠色產品認證采信機制。
 
  (二十一)加大專業化節能服務力度。積極發揮專業化節能服務機構作用,為工業企業、園區提供節能咨詢、設計、評估、監測、審計、認證等“一站式”綜合能源服務,推動服務內容由單體設備、單一工序環節向整個能源系統轉變。組織開展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利用計量手段幫助企業節能降碳。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等典型服務模式。
 
  (二十二)加大節能新技術儲備力度。加強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特種非晶電機和非晶電抗器等電機核心元器件研發。開展高牌號取向硅鋼片、特高壓直流套管、非晶態合金、環保型絕緣油等變壓器用材料創新和技術升級。加快研發高效低氮燃燒器、智能配風系統等高效清潔燃燒設備和波紋板式換熱器、螺紋管式換熱器等高效換熱設備。加快推動能源電子產業技術進步和融合發展。積極推進新型儲能技術產品在工業領域應用,探索氫能、甲醇等利用模式。
 
  八、加快完善節能提效體制機制
 
  健全完善工業節能有關政策、法規、標準,強化節能監督管理和診斷服務,夯實工業能效提升基礎。
 
  (二十三)持續加強工業節能監察。聚焦重點行業、重點設備、新型基礎設施等用能領域開展工業節能監察。強化各地節能監察隊伍和體制機制建設,提高常態化日常監察水平,推動監察結果納入企業社會信用體系,提高工業節能監察效能。健全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按要求配備專業化監察機構和人員,培育專業化第三方檢驗測試隊伍。加大對政府部門、節能監察執法機構、重點企業等人員培訓力度,通過業務培訓、比賽競賽、經驗交流等方式提高專業水平。
 
  (二十四)深入開展工業節能診斷。針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工業園區等,組織實施專項節能診斷服務,挖掘節能潛力,提出節能改造建議。分行業領域培育一批節能診斷服務市場化組織及專家團隊,編制發布節能診斷服務指南和標準,提高對主要工藝環節、重點用能系統的診斷水平,完善節能診斷數據平臺。鼓勵各地建立節能診斷改造項目庫,跟蹤實施進展,強化診斷結果應用。
 
  (二十五)健全完善工業節能標準體系。立足產業發展實際、節能提效技術革新需求,推動制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技術規范、運行測試、監測管理等領域節能標準,擴大節能標準覆蓋范圍。完善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診斷、監測與服務等配套標準。完善標準動態更新機制,不斷提高能效準入門檻。鼓勵企業在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制定更加嚴格的企業節能標準。
 
  (二十六)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深入挖掘存量項目節能降碳潛力,動態調整完善行業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從高定標、分類指導,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不合理用能。綜合考慮產品單耗、能源產出率、產業鏈定位、綠色低碳水平等因素,探索建立“白名單”制度。嚴格落實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新建、擴建項目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嚴控磷銨、黃磷、電石等行業新增產能,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電解鋁、氧化鋁、煤化工產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氣產能規模,嚴控新增煉油產能。綜合發揮能耗強度、質量、安全、環保等約束性指標作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九、保障措施
 
  (二十七)加強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財政、生態環境、國資、市場監管等部門間加強協同,形成合力。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可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地區工作方案,有序有效抓好任務落實,協同推進節能降碳。發揮行業協會、智庫、第三方機構等橋梁紐帶作用,以及中央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加快工業能效提升和綠色低碳發展。
 
  (二十八)加強政策引導。落實好能耗“雙控”制度,做好能耗強度約束性指標管理,有效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對能耗強度降低達到國家下達的激勵目標的地區,其能源消費總量在當期能耗雙控考核中免予考核。統籌利用現有財政資金、政府投資基金等渠道促進工業能效提升。落實節能節水等稅收優惠政策。加大綠色產品政府采購力度。整合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等差別化電價政策,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
 
  (二十九)加強金融支持。積極發展綠色金融,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為節能降碳效應顯著的重點項目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在工業綠色發展項目庫建立節能提效專項,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拓展綠色債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發揮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應用。
 
  (三十)加強宣傳交流。利用全國節能宣傳周等平臺,深入開展多形式宣傳教育,鼓勵社會各方廣泛開展專題交流培訓等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推行節能優先、效率至上的良好氛圍。進一步鞏固拓展多雙邊國際合作,與有關國家、國際組織加強工業能效提升政策、技術、標準等溝通交流。鼓勵節能技術裝備服務企業“走出去”,開展能效合作項目,推廣中國實踐、技術、經驗和標準,助力全球工業能效提升。

附件列表

  • 聯系電話:027-87324910
  • 辦公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積玉橋積玉路5號(省電子質檢院8樓)
  • 主辦單位:湖北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
  • 技術支持:智慧城市網www.afzhan.com
  • 版權所有 ? 湖北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 All Copy Right 2003-2022
微信公眾號
  • 湖北安防協會
  • 無人機分會
鄂ICP備05002494號-5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2822號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_99精品视频在线_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_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li id="1zzfr"></li>
    <li id="1zzfr"></li>
  • <thead id="1zzfr"><optgroup id="1zzfr"></optgroup></thead>
    <i id="1zzfr"><meter id="1zzfr"></meter></i><thead id="1zzfr"><optgroup id="1zzfr"></optgroup></thead>
    <i id="1zzfr"><meter id="1zzfr"></meter></i>
    <rt id="1zzfr"><optgroup id="1zzfr"><strike id="1zzfr"></strike></optgroup></rt>

      <label id="1zzfr"></label>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厨房|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 艳妇臀荡乳欲伦亚洲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91传媒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人妖欧美一区二区| 欧洲av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麻豆一区二区| 激情图片小说一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竹菊 | 玉足女爽爽91| 国产aⅴ综合色|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尤物 | 91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性色一区二区| 蜜桃久久av一区| 91超碰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区在线| 99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日本|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婷婷夜色潮精品综合在线| 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字幕中文在线中不卡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 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 久久国产尿小便嘘嘘尿| 欧美一区二区女人| 日本不卡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精密机械公司| 99re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亚洲国产激情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免费在线看成人av| 日韩欧美一级二级|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日韩欧美电影在线|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va在线va天堂| 欧美色窝79yyyycom|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欧美午夜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自拍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 久久狠狠亚洲综合|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 成人涩涩免费视频| 亚洲人被黑人高潮完整版| 91久久奴性调教|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最新国产の精品bt伙计久久| 91福利社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国产精品| 欧美大片拔萝卜| 国产99久久久精品| 亚洲免费av网站| 欧美伦理影视网|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蜜臀 | 五月开心婷婷久久|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中文网站|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日韩不卡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天天拍小说| 蜜桃91丨九色丨蝌蚪91桃色| 国产精品素人一区二区|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小辣椒| 专区另类欧美日韩| 日韩午夜三级在线|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中文网站|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久久| 欧美成va人片在线观看| av成人老司机| 日韩成人一级大片|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 制服丝袜激情欧洲亚洲| 国产91在线观看丝袜| 亚洲国产成人av|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综合| 欧美午夜精品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9999| 欧美在线影院一区二区|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在线 | 亚洲激情六月丁香| 精品国产91九色蝌蚪| 91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18久久久| 日韩激情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538在线一区二区精品国产| 99这里都是精品|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农村| 亚洲与欧洲av电影| 国产日韩欧美a| 91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一区 二区| 日韩国产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国久久99热|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va亚洲va国产综合| 欧美二区在线观看| 91成人免费电影| www.日韩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不卡| 日产国产欧美视频一区精品| 玉足女爽爽91|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欧美哺乳videos|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色综合久久久久| 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亚洲bt欧美bt精品777| 亚洲色图第一区|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网站导航| 久久久不卡网国产精品二区 | 天天免费综合色|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日韩理论片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ab| 久久久亚洲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91精品国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999|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av高清不卡在线|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视频在线| 国产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国模冰冰炮一区二区| 久久成人av少妇免费| 青青草成人在线观看| 天天色 色综合| 亚洲成人自拍偷拍| 久久九九全国免费|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 在线不卡a资源高清| 欧美美女直播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欧美日美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国产电影不卡| 色综合久久精品| 99视频精品在线| 奇米色777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网|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 亚洲午夜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网站| 视频一区国产视频| 日本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美女爽到高潮91|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高清beeg欧美|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演员表|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色久优优欧美色久优优|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人妖巨大在线| 欧美成人精精品一区二区频| 久久美女艺术照精彩视频福利播放| 久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综合色中文字幕| 一个色在线综合|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123| 色哟哟精品一区|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观|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