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安全科技賦能兩高校襄陽示范區

2025-08-05

點擊量:485
網信安全科技賦能兩高校襄陽示范區
近日,襄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杜海洋率隊深入華中農業大學襄陽現代農業研究院(校區)、武漢理工大學襄陽示范區調研,對兩所高校示范區建設運營及科技創新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值得關注的是,調研中重點考察的校園智慧化管理系統,其背后正是由協會副會長單位武漢網信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傾力打造并交付的整體智慧校園解決方案。該項目以行業頂尖水平的科技含量,成為支撐兩所高校示范區高效運轉與創新發展的智慧引擎。
杜海洋在調研中特別聽取了關于校園智慧化管理能力的匯報。他強調,要充分發揮高等院校與省級重點實驗室平臺共創的獨特優勢,持續推動創新平臺高質量發展。而智慧校園系統,正是支撐這一戰略目標落地的關鍵數字基石。
科技賦能,打造頂尖智慧校園標桿
網信安全以“數智驅動,協同共享”為核心理念,為兩所高校示范區構建了全方位智慧校園體系,其核心在于成功實現了 “4個1”基礎架構與 “2+N”智慧應用生態的深度融合:
“4個1” 筑牢智慧根基:
一張網 (融合網絡): 創新部署VXLAN大二層網絡,構建起全域覆蓋、超高速率、智能靈活的校園“神經網絡”,保障海量數據與應用的暢通無阻。
一朵云 (智能中樞): 基于云平臺,打造統一、彈性、安全的云計算資源池,為全校教學、科研、管理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撐與服務承載。
一顆芯 (超算賦能): 集成高性能超算平臺,為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復雜科研計算任務注入澎湃動力,成為示范區科技創新的“最強大腦”。
一張圖 (數字鏡像): 運用先進的數字孿生技術,構建校園物理空間的精準虛擬映射,實現校園設施、資源、環境的可視、可管、可控,為科學決策提供直觀依據。
“2+N” 釋放智慧價值:
依托上述堅實基礎,網信安全聚焦 “綜合管理”與 “后勤服務” 兩大核心主線,深度融合大數據分析、AI學習等前沿技術,孵化出覆蓋教學、科研、生活、安全等維度的 N種智能應用場景。從精細化校園管理到個性化師生服務,從高效能設施運維到智能化安全保障,科技的力量滲透到校園運行的每一個環節,極大提升了管理效率、服務品質與用戶體驗。
這一系列高集成度、高智能化水平的建設成果,不僅完美契合了襄陽市委市政府關于“推動產學研用貫通”、“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質量”、“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機制”的發展方向,更以實實在在的科技力量,為示范區吸引高端人才、促進科研協作、孵化創新企業、服務地方產業提供了強大的數字化支撐平臺。
此次高規格調研既是對兩所高校示范區建設成果的肯定,也是對示范區智慧校園承載的頂尖技術實力與卓越交付能力的高度認可。網信安全承建的智慧校園已成為示范區乃至襄陽市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不可或缺的科技名片。未來,網信安全將持續深化技術創新,優化智慧應用,助力襄陽在高等教育創新與科創平臺建設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為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貢獻更強大的智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