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管局:今年底實現交通監控視頻 “全國聯網”

2019-08-21

北青網
點擊量:7602
公安部交管局:今年底實現交通監控視頻 “全國聯網”
無證駕駛、套牌車一直是全國道路安全治理的難題之一。8月13日,在中國道路交通安全論壇上,公安部交管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正推進集成指揮平臺建設,現已聯網交通技術設備80萬套,今年年底將實現交通監控視頻“全國聯網”。2018年,該平臺篩選出12.6萬套牌嫌疑車,同時平臺還能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預警無證駕駛行為。
全國80萬套交通技術設備已聯網
8月13日,中國道路交通安全論壇在合肥召開。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孫正良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交通基礎設施和智能交通科技都有了很大變化,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有所下降,但仍存在駕駛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車輛安全性能低等問題,2018年交通安全事故仍然多發。實踐證明,通過消除安全隱患等干預措施,可有效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
公安部交管局正加大“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在交通管理上的應用。通過數據分析預警信息,向駕駛員預警擁堵等交通安全隱患信息;精準發現違法行為,并進行查處。
近年來,公安部交管局積極推進交通智能技術應用,開展了公安交通汽車智慧平臺建設,推進公用卡口和視頻監控設備全國聯網。目前全國已聯網接入80萬套交通技術設備聯網。預計到年底前,公用卡口和視頻監控設備等設施將實現全國聯網。
去年全國篩出12.6萬套牌嫌疑車
“以為套個牌就可以在全國范圍內自由行駛了?”集成指揮平臺對套牌車說“不”。通過車輛行駛軌跡、人員信息、車輛信息等數據,平臺可以對“人臉”、“車臉”進行確認,篩選出套牌嫌疑車。
2018年,平臺通過車輛軌跡信息,篩選出12.6萬套牌嫌疑車,其中11.02萬車輛出現頻次較高。在將數據同步后各省各市后,各地集成指揮平臺研判數據10.9萬輛車,其中有效數據8.1萬輛。
人臉識別技術預警無證駕駛行為
不僅僅能發現車,平臺還能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對無證駕駛失駕行為進行預警。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失駕是指駕駛員在失去駕駛資格后仍駕駛機動車上路行駛的交通違法行為,“失駕”的原因有多種,比如“醉駕”吊銷、“吸毒”注銷、“超分”未學習、逾期未審驗等。
據介紹,應用系統人臉識別技術的數據比對、分析、研判功能,失駕人員只要開車上路,進行人臉識別,交管部門就會發現其違法行為。通過系統預警無證駕駛行為,交管部門可以有效掌握人員車輛信息,并進行處理。
未來將向用戶發送更多的預警信息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每到節假日,在公安部交管局的指導下,全國多地交管部門與導航軟件開展合作向用戶發送預警、擁堵信息。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孫正良介紹,未來將以多種方式向用戶發送更多的預警信息。
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在中國道路交通安全論壇上介紹,數據顯示,在所有獲取交通信息方式中,通過手機地圖APP獲取交通信息的高達72.3%。在過去的一年間,高德全年發放動態交通事件語音提示265億次,為出行用戶節省至少19.3億小時擁堵時間。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