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一年時光,轉瞬即逝。轉眼間,2017年已近尾聲,回顧這一年安防行業的發展,智能化趨勢更加明顯。這一年來,“人工智能”(AI)接連刷屏,從5月份最激動人心的AlphaGo對戰柯潔開始到現在,人工智能逐漸呈現爆發趨勢。尤其是安防領域,作為人工智能技術最新落地的行業,深受AI技術的驅動和顛覆;不僅促使傳統安防企業在快速實現智能化轉型,以算法為技術優勢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以及芯片廠商也在加緊拓展安防領域業務。諸如瑞為、云從、曠視等等。總結這一年的風云變幻,AI給安防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是不可逆轉的,遠甚于先前的高清視頻、智能分析。

政策環境利好 AI+安防聚焦全球目光
2017年7月國務院下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國家政策利好的情況下,AI+安防也不斷引領行業市場新動向。隨著智慧安防技術的進步,無論是國內外大型活動,或是行業熱點話題都少不了安防的身影。
2017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和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高精尖的智能化安防產品技術全程為大會安全舉辦保駕護航,中國安防也再一次再世界目光中搶眼亮相;雄安新區設立,雄安城市建設隨之而來,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核心的雄安城市典范打造,安防行業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共享經濟百花齊放,給安防市場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挑戰;世界互聯網大會后,相比此前更多在概念層面的探討,如今大家更聚焦與如何將人工智能真正落地……AI為整個安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數不勝數。
安防企業布局人工智能 智能安防賽道上群鹿角逐
2017年,海康威視、大華等業界“巨頭”不斷進軍國際市場,并在AI領域加大布局;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不斷進步,安防初創企業也蓄勢待發,積極開拓新的市場領域。面對不斷刷屏的人工智能,安防企業也在主動出擊。
★海康威視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推出的主要產品:“深眸”、“臉譜”、“神捕”系列 、智能泊車機器人、“阡陌”智能倉儲機器人布局在安全生活、工業制造和汽車智能化三個領域。
★大華股份近些年深入研究視圖萃取技術,視圖萃取技術實現對海量視圖的實時結構化提取,對人、車、物識別分離,提取有效結構化數據,并對視圖中的車、人臉進行深度結構化處理,實時感知城市中的高危人員和車輛。
★宇視科技2017年以『安防機器視覺+』戰略,在智能化產品落地方面持續取得突破。更進一步加大在解決方案層面的投入,給用戶和合作伙伴呈現一個更高性能、更安全可靠的智能監控系統。
★曠視科技Face++2017年10月,完成C輪融資4.6億美元。目前已經將技術開發拓展到機器視覺的更多領域,業務主要包含FaceID在線身份驗證、Face++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智能地產解決方案、智能安防解決方案。
★瑞為技術2017瑞為技術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專注于在性能、功耗、成本均受限的嵌入式前端實現復雜的機器視覺算法,實現智能前移,目前主要應用在安防、家電、零售、車輛等領域。尤其是安防,作為最早切入的領域,瑞為所研發實時人臉抓拍攝像機——FaceCam已實現規模商用。目前,該產品適用于地鐵、火車站、機場等的各種人臉卡口。渠道上,除了廈門金磚領導人峰會的全面應用,瑞為還與中航信簽訂合作,后者能覆蓋70%多的民航機場,它們未來都可能成為FaceCam的落地場景。
2017人工智能關鍵詞:“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CV)……
深度學習最早就興起于圖像,其主要處理圖像的技術是卷積神經網絡,目前AI在安防領域的應用主要通過圖像識別、大數據及視頻結構化等技術進行作用的。而從行業角度來看,主要在公安、交通、樓宇、金融、工業、民用等領域應用較廣,其中以公安應用最為核心。另外,AI+安防在提前預防犯罪,和保障社會安全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由最早的模擬監控時代,到后來的數字監控時代,再到互聯網及高清時代,進而演變到今天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為核心的時代,安防行業已經走過了“看到-看清”階段,如今正處在“看清-看懂”階段。
2017年最為火熱的人臉識別技術,就是計算機視覺的一大方向。阿里、京東的大動作,iPhoneX的火熱,多家cv獨角獸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紛紛昭告著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而車牌識別等技術,更是早已運用在交通、停泊等領域。計算機擁有“視覺”并不算是稀罕事,就好比讓計算機判斷一張照片上每個像素點的RGB數值,簡直是輕而易舉。不過,如何讓計算機學會“分析”可和簡單地提取測定數據不同。而cv技術的革新直接帶動了安防行業發展。通過cv技術,分析視頻中人的行為動作、形態特征,以實時預警代替事后取證,一個嶄新的安防時代到來了。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在變革,智能化已經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驅動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AI+安防,讓傳統視頻監控能夠像人一樣去“看”周邊的世界,不僅看得更清、更廣,更能看懂所處世界的人與物。譬如瑞為人臉抓拍攝像機,前端內置人臉檢測、頭肩檢測、人臉跟蹤、人臉識別以及人臉分析等諸多先進的機器視覺算法,可實現對通行人員的實時自動檢測、抓拍與識別、分析,結合獨特的圖像質量判斷算法,更可實現最優人臉抓拍,最大限度保證抓拍人臉的圖像質量,人臉抓拍率可達到99%,重復率低于10%。AI+安防,推動行業應用和技術升級。此外,深度學習等AI技術在安防產業鏈中的軟件、集成及運營等環節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總結:回顧2017年,安防行業經受住了市場環境的考驗,依舊保持較好的態勢向前發展。而人工智能的爆發性發展,不僅揭示了人類體驗世界、與世界互動,以及在理解世界并賦予其意義上,使世界語義化的新方式,而且正在全方位地改變著過去習以為常的一切架構。毋庸置疑,人工智能風口很熱,不過安防企業在這一年的發展中也更加清醒,不再拘泥于虛幻的概念,而是真正將人工智能技術落入實處,將技術和場景結合,并快速轉化為可落地的產品,讓技術真正服務于客戶,創造價值。2017AI不斷賦能,為安防行業帶來的更多的是在技術上的表格和理念的轉變。2018年隨之而來,伴隨AI技術在安防領域的加速落地,AI將再次掀起新一輪智能安防改造與建設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