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攝像頭是指以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為技術支撐,在實現靜態圖像捕捉、視頻攝像、信號識別等傳統要求的基礎上搭載操作系統,具有智能檢測、人臉識別、遠程控制、動態追蹤、夜視切換、實時信息傳輸、語音交互等數字化功能,可通過移動終端進行操控、與云平臺進行通信的一款智能終端設備。
特別是進入疫情后的2023年,辦公室、出差、旅游等家庭外場景增多,消費者對家庭房間的安全監控,以及對老人兒童寵物的智能監控訴求推動著攝像頭市場規模向上增長。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消費級監控攝像頭市場銷量達到2548萬臺,同比增長2.6%。
隨著智能攝像頭行業下游應用場景廣泛、多樣化趨勢明顯,技術迭代快速,市場供需旺盛,對接順暢,未來智能攝像頭行業技術創新水平將不斷提高,應用場景向多元化發展,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成長為高技術、高需求、高增長的領先發展行業。
渠道:線下回落,線上增長
從零售渠道來看,2023年上半年,監控攝像頭市場的線下市場推總占比約為52.7%,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5個百分點。非剛需類的電子產品在消費市場復蘇緩慢,線下門店、數碼、商超等渠道客流量未出現明顯恢復。
線上市場則保持著增長態勢,根據洛圖科技(RUNTO)《中國監控攝像頭線上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2023年上半年,在線上公開零售市場(不含拼抖快等新興電商)的監測銷量為989萬臺,同比增長4.7%;銷額為24.1億元,同比增長15.3%。
智能化、高清化、場景化等訴求還帶動了市場結構的升級,上半年主流品牌紛紛布局中高端產品,市場均價提升至24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3元。
品牌:格局穩定,小米第一,螢石+海康威視有組合優勢
2023年上半年,有8個品牌在每個月均穩居線上市場TOP10。
根據洛圖科技(RUNTO)線上監測數據,小米銷量、銷額均位居第一,份額同比增長均在1.6個百分點以上,分別是17.8%、16.9%。上半年,小米加大直播資源投入、升級產品配置、完善使用場景,為品牌帶來了增長空間。
喬安在銷量、銷額上均實現了正向增長,銷量排行第二名,份額為10.8%,同比增長1.3個百分點;因其主推價格親民的WIFI攝像頭,銷額排名第四,份額為7.9%,同比增長1.1個百分點。
螢石銷量份額達到8.7%,排名線上監測市場的第三,銷額以11.7%的市占排名第二。上半年,螢石的多款新品聚焦在高像素、產品形態多樣化和擴大應用場景。其母公司海康威視的產品重點則在工業安防攝像頭,銷額排在第三。兩者形成雙品牌協同共進態勢。
霸天安在今年上半年表現較好,主推300元左右的中高端產品,銷量和銷額兩個維度的市占漲幅是TOP10品牌中相對高的,均實現了1.6個百分點的漲幅。
產品:形態轉向室內云臺,像素升級當先
產品形態方面,搭載云臺成為消費級監控攝像頭市場的主流趨勢。根據洛圖科技(RUNTO)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56.2%為云臺攝像頭,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2個百分點。
產品性能方面,高像素方向持續增長。根據洛圖科技(RUNTO)線上監測數據顯示, 2023年上半年,300萬像素攝像頭成為現階段的主流,銷量份額為35%,比去年同期上漲了0.5個百分點;400萬以及500-800萬像素銷量份額增長最為明顯,份額同比均實現了6個百分點以上的漲幅。
場景:應用范圍廣,普及程度高
隨著視頻監控與數字化時代的來臨,視頻監控在各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城市治安、道路交通安全等領域都積累了海量的視頻數據。特別是最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物流的興起,把視頻監控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推廣到各個領域。
而行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帶動了產業鏈的成熟和產品成本的下降,產品成本的下降使得視頻監控產品被應用到更豐富的場景中,從城市走向鄉村、社區、家庭,從安全防范走向可視化管理、 工業制造,行業的邊界越來越寬廣。
整個視頻監控信息化系統囊括了視頻監控前端、傳輸、后端處理等軟硬件產品,主要分為三大類產品:光平臺設備及軟件、視頻光傳輸設備及前端設備。而從細分領域來看,視頻監控的下游領域主要分布在政府公共服務領域以及城市管理領域,占比超過40%。目前我國已建成的視頻監控系統的前端設備多為模擬攝像機,隨著高清攝像機成本的下降和大規模的普及,監控系統將會大規模升級至高清系統。智能化、網絡化、平臺化的發展特征要求高質量的視頻圖像,高清化的需求將直接帶動視頻監控系統從前端到后端的全面升級,也帶動數字化傳輸、智能視頻分析、診斷等技術應用擴展,因此未來存在巨大的監控設備替代市場。
高速公路視頻監控信息化產品屬于技術密集型產品,高速公路機電系統具有互聯互通難、資源共享難、業務協同難、智能化程度低等問題,并且高速公路存在著換屆復雜、聯網結構復雜、傳輸距離長、設備故障排查困難等。因此對于新進企業而言具有技術與人才壁壘,監控硬件生產研發以及其配套的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需要技術積累和技術創新,并且需要建立技術水平高、研發能力強的團隊,才能保證企業擁有持續的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車載監控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明確事故責任劃分的重要手段。特別是我國客貨車行業的現有監管水平相對落后,超速、超載、超時疲勞駕駛等問題頻繁出現,運營風險大,智能車載視頻監控產品的出現能夠幫助甄別高風險路況及危險駕駛行為,及時警示駕駛員并上報監管部門,因而越來越受到監管部門的重視。近年來,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頒布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加強公共交通安全建設,完善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促使信息化、智能化在交通運輸業的全面發展。
智慧交通是要依靠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種信息技術,以國家智能交通系統體系框架為指導,以建成“高效、安全、環保、舒適、文明”的智慧交通與運輸體系為目標。其中相比于城市道路而言,高速公路在智慧交通領域應用范圍更廣,包括高速公路收費、路網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交通管控等,為高速公路提供通信系統、信息平臺、控制與管理系統、電子收費系統等。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投資額增速超過1萬億元,同比增長15.4%,考慮到交通信息化投資占總投資的2%,預計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統投資建設規模約在200億元以上。
而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步推進,將會給車載視頻監控領域帶來海量市場需求,自動駕駛條件下汽車將要通過數個攝像頭實時監測環境變化,并與高精度地圖進行比對,當發現道路變化時,及時做出反應。預計至2025年開始具有較高自動駕駛能力的乘用車就將面向市場,2030年L3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成為智能駕駛市場的主流。
視頻監控涉及使用視頻監控攝像機遠程監控任何地方,例如家庭或建筑物,或人員。這種類型的監視不僅可以確保人員和周圍環境的安全,還可以幫助您在發生不幸事件時提供確鑿的證據。應用范圍廣,普及程度高,這些是促進視頻監控發展的主要因素。
預測:2023年消費級監控攝像頭銷量破5000萬臺
全年看來,消費級監控攝像頭在中國市場將呈現以下特點:
一、頭部品牌格局穩固但競爭升級,持續優化產品結構,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縮小,甚至淘汰出局。
二、消費者在線上的購買行為將保持增長趨勢,頭部品牌加大直播電商資源投放,快速搶占新興渠道;下半年線下市場會繼續受到擠壓。
三、攝像頭在家庭中的需求加速釋放。職場父母借助智能產品減輕育兒壓力,租房青年通過監控攝像頭提升居住安全感,空巢老人智能看護需求凸顯,外出人群、打工人群使用寵物陪護攝像頭更好地養護寵物。
四、家庭場景外,在連鎖店、雜貨店、小型超市等小B端的實體門店中,攝像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產品可以起到人員出入、商品防丟、門店糾紛等意外事件的證據追溯,以及店員的遠程監督、客戶運營管理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洛圖科技(RUNTO)預測,2023年中國消費級監控攝像頭的整體市場規模將首破5000萬臺,達到5061萬臺,同比增長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