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 最近,隱私計算火了。
3月16日,全球權威知識產權第三方機構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一份2022年《全球隱私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榜單顯示,截至2022年3月8日,全球有八家企業隱私計算專利數量在200件以上,入榜前10名企業主要來自中國和美國,其中螞蟻集團以1152件專利數排名第一,這也是螞蟻集團連續兩年位列排行榜第一;第二至第十依次為中國平安(423)、Microsoft(374)、阿里巴巴(313)、IBM(252)、華為(206)、國家電網(206)、微眾銀行(204)、Intel(180)、Samsung(154)。
中國隱私計算技術原來這么強了!還有這么多企業參與!仔細去翻看一下隱私計算的相關資料卻發現,隱私計算的發展在中國也不過幾年之間。
隱私計算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直到2017年一直是處于萌芽階段,集中在實驗室的研究當中;
2018年,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開始制定隱私計算領域的相關標準,隱私計算正式啟蒙;
2019年,銀監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讓政府和公眾意識到數據的安全性與隱私性有多么重要,隱私計算的需求進一步明確,相關企業開始普及教育隱私計算相關產品;
2020年被稱為是“隱私計算元年”,應政府要求,隱私計算產品進行了大規模的應用試點部署;
2021年,隱私計算廠商正在進入大規模市場推廣階段,市場活躍度大大提升。
從目前國內隱私計算產業情況看,大致而可分為以螞蟻、騰訊、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的企業;華為、阿里巴巴、浪潮、中國電科為代表科技企業;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平安、微眾銀行、工商銀行、移動為代表的領域應用翹楚企業;以及華控清交、趣聯科技、數秦科技、星云Clustar等創新企業。其中,以金融與互聯網領域應用的企業技術相對領先。
目前,隱私計算產業正處于基礎上升期,從2012-2020年中國隱私計算行業企業數量來看,隱私計算企業數量快速增長,而新貴企業不斷涌現,不少創始人都十分看好這個行業,未來將在技術與落地上有更好的突破進展。
2012-2020年中國隱私計算行業新企業數量及增速
隱私計算如此“吃香”,不禁讓小編想起了曾經也是火極一時的“云計算”和“邊緣計算”。
云計算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云”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后,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并返回給用戶。
與隱私計算的優勢發展不同,我國云計算水較國外沒有太大優勢,僅占到4%左右市場份額,而發展較好的美國和歐洲國家已經占到了2/3市場份額。不過國內云計算市場近年來隨著國家的重視,產業政策與網路環境的完善,已經有所好轉,市場份額在逐年攀升。
2020年以來,受疫情的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也給云計算市場新的發展契機,混合云優勢的展現,讓各大云計算廠商看到潛力,爭相布局;“東數西算”計劃的發布,不僅將有效帶動西部經濟的發展,也將對數據的存儲、傳輸、計算等運作產生重大影響,云計算產業迎來全新發展。
根據專家預計,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將保持15%左右的增長率,國內云計算產業在“東數西算”等政策的帶動下將進一步發展。
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從功能上來說,邊緣計算可以說是補足了云計算的短板。云計算需要將所有在終端收集的數據傳輸到云計算中心進行處理后再回傳到終端進行反饋,但太多的數據集中到數據中心容易造成數據中心壓力過大,且傳輸過程中也會存在壓力太大,傳輸速度下降的問題。邊緣計算的在終端進行簡單的預處理后,可快速做出反饋,隨后將重點數據傳輸回云計算中心做進一步處理。終端的智能化也會增加數據的安全性管理。
總體來說,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邊緣計算產業都處于早期階段,國外已經在擴大試點進行小規模部署,國內也在蓄勢發力,前景看好。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中國半年度邊緣計算服務器市場(2021年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邊緣計算服務器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3.3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底將達到33.1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23.9%。IDC 預計,2020-2025年中國邊緣計算服務器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2.2%,高于全球的20.2%。
由此可見,當前云計算、邊緣計算、隱私計算三者都是炙手可熱的。那么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寵兒呢?
從功能上看,云計算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成千上萬的數據進行處理,從而提高了網絡服務能力;而邊緣計算是將復雜龐大的數據進行預處理,從而可以降低云中心的壓力‘;而隱私計算則是基于對數據保護的角度出發,讓數據更具安全性、隱私性。
從產業成長看,云計算發展最早,目前也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雖然僅占全球市場4%的份額,體量卻不少;邊緣計算火熱已有幾年時間,產業已經得到初步發展;而隱私計算產業處于基礎上升期,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政策層面看,云計算受國家重視,2012年以來就接連發布了相關文件,加上利好政策加碼,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推動,產業扶持、政府采購、建立全國性云計算共享平臺等措施不斷,無不推動著產業的向前發展;2021年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隨后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9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對邊緣產業的發展,對MEC邊緣云是個比較重要的利好信息;隱私計算隨著《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繼出臺及落地,各行各業都加快數據合規的建設,隱私計算需求顯現。
結語
其實,從三者的功能發展可以看出,三者之間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云計算的發展離不開邊緣計算和隱私計算的輔助,邊緣計算讓云計算服務壓力更小,隱私計算讓云計算更值得信賴;而云計算產業的發展也讓邊緣計算和隱私計算有更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