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隨意停放 科學設置“電子圍欄”獎懲共施

2017-07-20

點擊量:8090
告別隨意停放 科學設置“電子圍欄”獎懲共施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共享單車在環保低碳、便捷出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其被詬病的一面也隨著共享的風靡而暴露出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停放隨意”。據悉,北京市崇文門地區是亂停亂放的重災區之一。據統計,每天早晚高峰時有近3000輛共享單車聚集。這些共享單車隨意停放聚集,不僅讓交通秩序雪上加霜,也讓公德和文明黯然失色。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考慮,有關方面才推出了“電子圍欄”引導公眾科學停放共享單車,并采取停放入位可獲信用積分的辦法對公眾行為進行引導。

告別隨意停放 科學設置“電子圍欄”獎懲共施
毫無疑問,有積分引導,以及“電子圍欄”的規范停放管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一定會得到初步解決。但關鍵是,目前如果“電子圍欄”的管理僅僅停留在積分引導的層次,恐怕其效應還是值得觀望。首先,對于共享單車使用者而言,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和條件,積分引導是可以實現使用者規范停放的引導規約效果的,但對于時間緊或者對積分不甚在意者而言,恐怕效果就不甚理想。試想,對于一個公德和文明素養不高的人而言,區區幾個積分就能讓其行為文明并老實遵守“電子圍欄”管理規制嗎?其次,共享單車隨意停放有諸多原因,有停放位置建設不夠的原因,有個人素養的問題,有生活習慣的誘因,但更關鍵的,則是現實中對共享單車的停放并無懲戒意義的規制措施。如果使用共享單車出現隨意停放而違章等,對其使用人可以采取措施進行懲戒,比如按照違反有關規則、條例等進行處罰。如此一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類似的行為肯定會縮減,使用共享單車者不至于冒著被懲戒的危險去隨意停放了。
因而,對于共享單車而言,不管是從倡導環保低碳出行方式的角度,還是從規范個體行為塑造公共文明道德角度,“電子圍欄”僅僅是一個起點和開始,現實真正需要的,乃是科學設置的“電子圍欄”,以及帶有獎懲共施性質的“電子圍欄”。
城市管理部門和城市公共交通部門應該從服務共享經濟發展、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城市交通秩序以及服務公共文明道德建設的角度,給共享單車設置科學的“家”,也就是科學設置“電子圍欄”,讓共享單車在發揮作用的同時,有自己的“家”,不至于面臨被隨意拋棄的命運,這應該是最根本的基礎和前提。其次,應該結合“電子圍欄”建設,推進獎罰共施制度。不僅要有獎勵性措施,以達到用獎勵激勵、引導、塑造公共文明和個人行為文明的目標,更要有具體的懲戒措施,對不按照要求規范停放共享單車的行為進行懲戒與警示。這方面,“停在電子圍欄外將無法落鎖付款”的管理辦法,也值得嘗試和推廣。(原標題:共享單車需要獎罰共施的“電子圍欄”)
(來源:西安日報)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