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圍欄利劍出鞘 無人機黑飛有“枷鎖”

2017-07-14

中國安防展覽網
點擊量:7949
電子圍欄利劍出鞘 無人機黑飛有“枷鎖”
【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無人機市場規模年均增速達50%以上,呈現爆發式增長。無人機已廣泛應用于公共安全、應急搜救、農林、環保、影視航拍等眾多領域。艾瑞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指出,預計到2025年,我國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50億元。
在發展迅速的同時,無人機監管呈現多重難點。首先是購買銷售環節監管缺失,購買者無需提供飛行執照即可輕易購得無人機產品。還發現,網上“潛伏”著許多從事無人機改裝的商家,這類改裝可為無人機加裝具有一定危險性的設備。專家指出,無人機的易獲得性,使得擾航事件發生后很難取證、追查到人。其次是監管范圍小。成都一名資深飛手告訴記者,自今年頻發擾航問題以來,機場凈空區域的管理大大加強,日前對凈空“黑飛”的處理也起到了有效的震懾作用,但對機場凈空區域外的無人機飛行管控相對寬松。
根據《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的要求,Ⅲ、Ⅳ、Ⅵ和Ⅶ類無人機應安裝并使用電子圍欄和加入無人機云系統。
電子圍欄技術,就是在無人機飛控系統中事先設置禁飛區域,比如民航機場。一旦飛行到圍欄邊界,飛控系統便會自動引導返航。
此前,電子圍欄主要由無人機廠商自行設置。比如,大疆的電子圍欄系統,會在距離機場10公里的時候設置提醒,并且降低飛行高度。據大疆介紹,杭州事件也促使大疆提前宣布將推出全新的ADS-B廣播式預警系統,以幫助無人機避開民航客機。
“國家層面統一的電子圍欄數據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執行秘書長柯玉寶透露,“像重要部門、機場、監獄等不能去的地方會全部圈起來,防止無人機誤闖限制區。這些數據還會定期更新。”
中國民用航空局7月10日公布《無人機圍欄(征求意見稿)》,并稱此舉是“為規范無人機地理限制行業標準,確保無人機有序可控運行,促進無人機行業協調發展”。該標準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8月4日。
所謂無人機圍欄,并非真實的圍欄,而是一種電子圍欄。它是一種配合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的軟硬件系統,通過在相應電子地理范圍中畫出特定區域,來阻擋即將侵入特定區域的無人機。
“無人機的飛行控制系統就好比它的大腦,無人機圍欄就是在其大腦里劃出范圍,提醒它哪里可以去,哪里不可以去。”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執行秘書長柯玉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在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中植入電子圍欄后,無人機會通過GPS系統等自動識別地理位置,在設有電子圍欄的區域會自動降落或返航。
近幾年,輕小型民用無人機在航拍、農業、測繪等領域風生水起,同時也頻頻“闖禍”。僅就干擾民航飛行事故來看,有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共發生無人機干擾民航飛行事件4起,2016年共23起,而2017年僅上半年就發生40余起。
原標題 無人機飛行將有“電子圍欄”
(來源:科技日報)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