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梯暗藏大民生 保障安全勢在必行

2021-11-09

安防展覽網
點擊量:3110
小電梯暗藏大民生 保障安全勢在必行
【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作為高層建筑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電梯安全關系千家萬戶,是城市安全的重要內容。11月1日起,新修訂的《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正式落地實施,直面電梯安全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立法方式充分保障市民安全“上下樓”。
小電梯暗藏大民生
全國多地為電梯安全立法
乘坐電梯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事小,卻與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密切相關。面對電梯逐年快速增長帶來的諸多問題,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進一步完善電梯安全法規(guī)制度,非常有必要。
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市針對電梯安全專門立法,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各地的立法情況吧!
江蘇:實際上,《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早在2011年10月由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就已制定,并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是國內首部電梯安全法規(guī)。2021年,時隔十年,《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迎來首次修訂,并于11月1日起實施。
黑龍江:2018年10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黑龍江省電梯安全條例》,于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廣西:2019年3月2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電梯安全條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遼寧:2020年11月24日,遼寧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遼寧省電梯安全管理條例》,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杭州:《杭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于2019年10月29日經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11月29日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以科技監(jiān)管電梯安全
為電梯裝上“智慧大腦”
新修訂的《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鼓勵電梯使用單位、維護保養(yǎng)單位利用
物聯(lián)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電梯按需維護保養(yǎng),提升電梯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其實,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不斷進步,大數據、物聯(lián)網等信息化技術應用不斷深化,為電梯設備安裝智能化終端,破解電梯安全難題,從技術條件上說,是完全可行的。
AI:有效阻止電梯入戶
有了AI的助力,電梯可以對各類事件做出快速反應。安裝電梯專用AI相機,可24小時監(jiān)控電梯安全狀況,幫助管理員實現(xiàn)高效工作。此外,針對電動車入戶這個長期困擾物業(yè)的“老大難”問題,AI電梯阻車系統(tǒng)能有效阻止,消除電動車入戶充電的安全隱患。
物聯(lián)網:保障維保工作高效運行
基于物聯(lián)網技術,可以提供電梯狀態(tài)遠程監(jiān)控、維保質量監(jiān)督、無線報警等功能,從而實現(xiàn)各相關單位對電梯實時有效的監(jiān)管維護,提高物業(yè)單位對電梯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保障維保工作高效運行。
大數據:及時發(fā)現(xiàn)電梯故障
通過對電梯開關門次數、鋼絲升降次數等電梯日常指標數據實時分析研判,能第一時間“感應”異常,實現(xiàn)電梯故障“早發(fā)現(xiàn)、早分析、早預防”。
結語:電梯安全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是檢驗城市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窗口。小“梯”大做,為電梯立法,是因為小電梯里“藏”著大民生。當然,除立法之外,通過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方式等現(xiàn)代化技術監(jiān)管電梯行業(yè),也是保障電梯安全的必由之路。
附件列表
78d0ccf6-627d-41c3-ab8c-20f1b6de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