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風險交織疊加 城市監測預警機制亟待完善

2021-10-23

安防展覽網
點擊量:3010
安全風險交織疊加 城市監測預警機制亟待完善
【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眼下,距離2021年結束僅剩兩個月,回顧今年下半年,我國多個省市因極端暴雨損失慘重,其中,河南和山西兩省災情最為突出,不僅大批城市設施遭到破壞,而且還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另一方面,國內多地接連出現散發疫情,防控形勢也較為嚴峻。面對自然災害與新冠疫情兩大風險交織疊加,城市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完善城市預警機制的重要性日漸凸顯。
近日,國務院安委辦發布《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為各地區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體系提供指導,并確定合肥、沈陽、南京、青島等18個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建設試點,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三大功能守護城市安全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興起,為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帶來了先進的風險監測和分析預警手段,使城市安全隱患“一圖式”展現,有效提高防范和遏制城市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簡單來說,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要具備“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三個功能,確保監測預警系統為城市安全而建,為城市安全而用。
能監測:構建全市層面的風險感知立體網絡,對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等風險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感知。按照分步實施的原則,首先對城市燃氣、供水、排水、熱力、橋梁、綜合管廊等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進行風險監測。
會預警:在對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等各類風險實時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監測指標設置報警閾值,運用大數據耦合、數據波動特征識別、關聯對比等相關技術,實時報警突發安全風險,通過專家會商和模型推演,對報警信息進行研判分析。
快處置:預警信息發布之后,根據預警類型和預警等級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程序,督促相關單位和部門調度人員及時趕赴現場,結合城市應急預案,編制預警信息的處置流程,規范預警信息的全過程聯動處置。
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怎么建?
根據《指南》要求,18個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建設試點工作,將分階段于2023年3月底前完成。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初步建成:要求試點城市初步完成,對轄區內城市生命線工程及城市洪澇等安全監測感知網絡覆蓋、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
2、拓展完善:要求試點城市持續拓展監測預警范圍,完善運行機制,形成覆蓋全面、功能完備、業務健全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
3、歸納總結:要求試點城市歸納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形成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標準,進一步完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與運營模式。
結語:河南和山西兩場暴雨災害,將我國
智慧城市在監測預警機制上的一些短板暴露無遺。面對城市安全風險愈加多樣化和復雜化,只有建立健全城市風險監測預警平臺,以科技手段“智”守城市安全,加強事前預防、事中應對、事后處置能力,才是實現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