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車聯網數據安全 織密“防護網”是關鍵

2021-09-18

安防展覽網
點擊量:3689
強化車聯網數據安全 織密“防護網”是關鍵
【
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智能網聯汽車在融合
通信網絡技術實現車路協同功能的同時,云端成為了個人信息的聚集地,其數據保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推進,國家對車聯網數據安全重視程度也逐步提高。近日,工信部明確提出將加強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車聯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車聯網數據包含智能網聯汽車使用過程中所收集的用戶數據和車輛數據,既關乎行駛安全,也與網絡安全密不可分;既涉及個人隱私,也關乎國家信息安全,是當前數據安全研究和管理的重點對象。
數據安全:不但涉及用戶個人隱私,如用戶賬號和訪問記錄,身份信息,以及車內
攝像頭、麥克風錄制的畫面及聲音等。而且,行駛過程中汽車采集的道路環境信息,涉及到地理信息測繪,更是關乎國家安全。
行駛安全:智能網聯汽車扎根互聯網,這就意味著一旦車聯網遭入侵,智能車將會陷入黑客的遠程操控之下,不僅個人隱私受到威脅,行駛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
強化車聯網數據安全勢在必行
隨著智能汽車網聯化進程加快,車聯網數據安全風險日益凸顯,加強車聯網數據安全勢在必行。2021年以來,隨著數據安全及網絡安全相關政策密集出臺,車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日漸完善。8月20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出臺,與2017年出臺的《網絡安全法》及今年9月正式施行的《數據安全法》形成了“三駕馬車”,對于網絡空間治理和數據保護意義重大。
除此之外,《信息安全技術網聯汽車采集數據的安全要求(草案)》、《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文件的發布,也為車聯網數據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監管依據。
立法之外,織密“防護網”是關鍵
在我國立法體系不斷健全的背景下,應對車聯網網絡安全威脅,未來還需從以下三個方面織密“防護網”,筑牢數據安全防線:
使用國產芯片,優化傳感器、車載自診斷系統等部件的數據處理方式,搭建安全隔離防火墻,盡可能將設備被干擾、劫持的概率降至最低。
其次,要加強車聯網網絡安全防護。
盡早針對車聯網各環節所存在的漏洞、風險等脆弱點,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并對車聯網開展持續的網絡安全監測和遠程檢測。
最后是加強車聯網服務平臺安全防護和技術研發。
建立完善的安全體系,加強主機、數據存儲系統等平臺及接入設備安全,并加大投入研發車聯網加固技術及隱私保護策略,防止數據竊取、遠程控制、惡意攻擊等安全風險。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設置商用密碼保護,并進行安全性評估。
結語:相關政策的密集出臺,相關部門的頻繁“出手”,都預示著我國數據安全已經進入強監管時代,車聯網監管體系正在逐步形成,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更健康的發展環境,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更強大的法律保障。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