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貨拉拉女孩跳窗風波剛平息下來,又傳來了福州滴滴司機沖撞乘客致死的噩耗,使大眾的神經再次繃緊,網約車的安全性再次受到質疑。網約車引發的不幸事件接連發生,多次敲響交通安全警鐘,那么網約車如何確保安全?網約車安全隱患怎么解決?如果這一系列的障礙無法掃清,網約車的健康發展將舉步維艱。日前,交通運輸部上線網約車合規信息查詢新功能,給網約車改革帶來了突破性進展。
網約車合規信息查詢服務上線
近日,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網約車合規信息查詢服務,輸入車牌號便可查詢網約車是否合規。乘客可在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的服務欄目,點擊“網約車合規查詢”功能,輸入車牌信息,查詢網約車車輛和相應駕駛員的合規情況。如若車輛沒有取得網約車運輸證,查詢結果會顯示“未取得”,也即意味著這輛網約車并非為合規網約車。
根據網約車管理有關規定,合規網約車駕駛員是指通過背景核查、考核合格、符合城市人民政府規定條件且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駕駛員;合規網約車車輛是指已安裝應急報警等裝置、技術性能符合運營安全相關標準、登記為預約出租汽車客運且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
交通運輸部表示,合規的網約車駕駛員和車輛,意味著安全更有保障、服務更有質量。為了保障乘車安全和服務體驗,乘客要選乘合規的網約車,積極參與社會監督,共同抵制不合規網約車。
67家網約車平臺超180天未傳輸數據
3月22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月份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數據,顯示有67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累計180天未傳輸數據。截至2021年2月28日,全國共有222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29.1萬本、車輛運輸證122.9萬本。各網約車平臺公司2月份共新注冊合規駕駛員5.8萬人,新注冊合規車輛2.2萬輛。
在上月公布的累計180天未傳輸數據的66家網約車平臺公司中,黃金出行、交通約車、藍道出行等3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已于2月份開始傳輸數據。在2月份新增4家已累計180天未傳輸數據的網約車平臺公司,包括:上海申茂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伴個桔子)、海南北汽銀建易樂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車咖網約車)、霍州煤電集團鑫鉅煤機裝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鑫鉅出行)、蕪湖恒天易開軟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開出行)。
兩會:關注網約車聚焦出行安全
在今年兩會上,網約車問題也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之一。有代表、委員就網約車以及網約貨車提出了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通州法院副院長李迎新提出了4點建議:
1.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議人社部門建立包括網約車司機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就業統計制度,為其參加各項社會保險的登記、繳費、核查和待遇領取等提供基礎信息服務。推動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拓展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等管理要素,賦予平臺企業相應的法律責任,逐步建立“非標準勞動關系”的社會保障制度。
2.深化行業監管改革。建議交通部門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科學界定監管部門、網約車平臺、司機、消費者責任,建立以信用機制為基礎的事先審核、事中監督、事后追溯的監管鏈條。重點監管涉及公共安全的環節,包括網約車安全情況、網約車司機駕駛資質等,實行網約車強制保險制度。限制平臺對網約車司機的“霸王條款”,完善行業反壟斷法規。
3.強化平臺應盡責任。進一步明確平臺主體責任,細化網約車安全運營標準,嚴把車輛、司機安全關。規范網約車司機評價、獎勵、晉級等細則,完善其申訴渠道、信用機制。定期開展法律法規、安全運營、溝通技能等方面的培訓,開展網約車司機身體和心理健康測試,實施每月運營日上限、每日運營時間上限和強制短暫休息等制度。
4.優化職業發展環境。去年新冠疫情期間,不少網約車司機的“逆行”事跡受到百姓交口稱贊。建議相關部門、新聞媒體加強對網約車司機的關注,客觀、全面宣傳他們愛崗敬業、奮斗創業、服務群眾的新時代勞動者形象,讓他們得到更多參與評選表彰、職業發展、個人成長的機會。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志強建議:
1、完善網約貨車相關政策法規。目前,我國對網約貨運平臺的監管法律法規大都存在法律效力層級低、內容過于籠統等問題。因此,要進一步細化網約貨車發展的法律法規,規范網約貨車經營行為,明確界定網約貨車與乘客之間的法律關系,對網約貨車行業經營者、車輛和駕駛員依法實行許可管理。提高網約貨車準入門檻。對網約貨車駕駛員實行嚴格準入制。
2、平臺企業應設立安全預警制度,強化網約貨運安全保障功能。加大力度監測貨運車的運營線路,設立偏離路線預警、全程錄音錄像和“一鍵報警”按鈕。對于運行中偏離路線的情況進行監控跟蹤,并及時制止,以防止發生危及乘客生命財產安全的情況。加強行業監管,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合安全監管體系,對嚴重違法失信網絡平臺及其有關人員實施聯合懲戒。
結語:網約車的出現,彌補了傳統出行方式的不足,給大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網約車的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加大市場監管力度,保障用戶和司機的安全出行是網約車健康發展之道必須要堅持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