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安裝可視門鈴是否違法?家庭安防須有度

2021-03-10

安防展覽網
點擊量:5914
私自安裝可視門鈴是否違法?家庭安防須有度
【
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隨著居民安防意識不斷增強,市面上出現了大量新型的
家庭安防產品,以可視門鈴為例,作為一種新興的家裝電子安防產品,憑借安裝簡易、價格親民、防盜效果顯著等優勢,廣受消費者喜愛,網上銷量十分可觀,成為了廣受熱捧的“家庭門衛”。
然而,2019年一起因安裝可視門鈴侵犯鄰居隱私權鬧上法庭的案件引人深思,家庭私裝可視門鈴是否會侵犯鄰居隱私,帶來不必要的矛盾與糾紛?近日,兩會上解讀了可視門鈴侵犯隱私權案,再次將可視門鈴推上風口浪尖。究竟可視門鈴能否安裝?是否會構成侵犯隱私罪?安防展覽網小編今天與你一起來聊聊。
須以“法治標準”衡量
針對可視門鈴正對鄰居大門被告上法庭這一案件,有人認為,安裝可視門鈴是個人自由,在自家門口設置一道非法入侵的安全防線也是合情合理,并沒有對他人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又何來違法一說?
有人則認為,如果一層樓只有一家住戶,可視門鈴自然不會侵犯到他人隱私;但若同樓層還有其它住戶,且門鈴又監控到了鄰居家的情況,鄰居進出房屋甚至于屋內情況都會被窺視,加上可視門鈴具有自動攝錄、存儲以及上傳網絡等功能,的確會給其他業主帶來隱私泄露的困擾。
由于主體復雜和缺乏相應監管,私人采集公共影像存在很大隱患,而現行法規或物業管理規定中存在盲區,并無相關明文規定。居民安裝可視門鈴在保護自身居住安全方面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民事主體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也有不妨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義務,要在維護居住安全和尊重他人隱私權之間掌握好度。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公民的隱私權被法律保護不被侵害,因而該案件經審理,最終法院認為雖然安裝可視門鈴是出于對自身人身及財產安全的保護,但對他人隱私權構成了侵犯,遂判決拆除可視門鈴并刪除相關影像資料。
由此看來,小編認為,家庭可視門鈴不是不能裝,而是在安裝過程要把握好度。一方面家庭安防的建立必須合情合理,不觸碰道德底線;另一方面則必須遵循法律制度,切不可傷害他人合法權益。所以如果想要在自己門口安裝可是門鈴或家庭監控,為免鄰居投訴,監控范圍控制在自家范圍,若有涉及到公共區域甚至是鄰居家出入口范圍的,最好先與鄰居溝通,經得同意。
其實,除了可視門鈴,還有許多家庭安防產品可以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 與傳統的防盜鎖相比,智能門鎖的安全性能較高。傳統的防盜鎖很容易被技術打開,智能門鎖也不一樣,用C級鎖芯技術在270多分鐘內打開,同時還有反暴力開啟和試錯報警,嚇跑小偷。同時還有APP、小程序等功能隨時查看門鎖的動態狀態,即使出門也不用擔心。
2、門窗傳感器
在實際的智能家居系統中,門窗傳感器是一個基礎的傳感器,如果僅使用門窗傳感器,能獲得的實用信息并不多,更多的是配合其他傳感器一并工作。與智能門鎖結合,就可以完全判斷門的鎖定狀態,智能門鎖可以判斷是否上鎖但無法判斷門是否關好,而門窗傳感器可以傳感門是否關好但無法判斷門是否上鎖,所以兩者結合,就可以更好的判斷門的狀態。
3、紅外入侵探測器
紅外入侵探測器與門窗磁類似,都屬于感應類,但感應的對象和區域不同,門窗磁感應的是設備自身的分離狀態,負責一個點或面的安全,而紅外入侵探測器探測的人體活動,負責一定的空間區域。另外,紅外入侵探測器不但可以將探測的異常情況發送到用戶手機,而且通常具有本地報警功能。
4、智能監控
新型的智能家庭監控系統具有體積小、成本低、穩定性高等特點,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價值。智能監控客戶端軟件可以安裝在電腦和智能手機上,可實時觀看監控視頻,也可通過網絡保存監控視頻,隨時觀看監控錄像回放,對監控場所進行遠程設防和撤防管理。
5、數字可視對講
數字可視對講,手機下載軟件后,可以直接實現可視對講實行遠程控制、遠程報警、遠程對講等多種智能化功能。數字可視對講是智慧社區,也是智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家庭離不開數字生活和智能安全生活,數字生活主要體現在燈光、家電控制等,而智慧安防主要體現在家庭防盜、緊急救援智能化處理。
結語:市場上還有很多電子安防產品可以應用到家庭安防場景,如果能找到兩全其美的產品代替可視門鈴,既不傷鄰里間的和睦,又能保護自家人身及財產安全,豈不美哉?
附件列表